竞技宝|竞技宝官网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外汇期货 >

竞技宝测速:武汉内涝引关注 30个城市试点建设“海绵城市”(2)

时间:2016-07-13 23:46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“作为‘百湖之城’的武汉曾有127个湖,现在填埋的只剩30多个。暴雨过后,雨水无处可去,形成菏泽之城是必然的。”王家卓对中国网记者表示。 每年上

  “作为‘百湖之城’的武汉曾有127个湖,现在填埋的只剩30多个。暴雨过后,雨水无处可去,形成菏泽之城是必然的。”王家卓对中国网记者表示。

  每年上百座城市被淹

  武汉被淹在中国不是个例。6月30日至今,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多轮暴雨袭击。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江苏等多省份局部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汛情,河南新乡、江苏南京等多个城市出现严重内涝。

  2015年,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,2013年至2015年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武汉等地,全国平均每年有180座城市被水淹,2013年达234座。不少专家认为“城市建设重地表,轻地下”、“城市缺乏科学规划及超前意识”、“疏于监管地下排水工程”、“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”等导致城市内涝时有发生。

 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:“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”。资深媒体评论员陈仁泽指出,在破解城市内涝顽疾的道路上,要打造“良心工程”,或许我们不缺资金和技术,而缺为城市繁荣、民众福祉深谋远虑的责任心。而更重要的是,城市规划中能重视内涝,发展海绵城市,或许是标本兼治之策。

  建设“海绵城市”呼声渐高

  近年来,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,中国正大力推进“海绵城市”建设,力争让城市内70%降雨就地消纳利用。王家卓表示,根据国务院安排,到2020年,中国20%城市要达“海绵城市”建设要求,目前30个城市正试点。去年,建设部、财政部、水利部启动首批16个城市试点,今年又新增14个城市。

  王家卓介绍,中国当前提倡的“海绵城市”不仅是绿色屋顶、透水等,还包括管网、泵站、水环境治理和蓄滞空间的建设。他表示,“海绵城市”突破了传统的“以排为主”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,以建筑、道路、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为载体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,而在需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。

  他认为,在未来城市规划中,要加大“海绵城市”建设力度,补足历史欠账。

  “建设‘海绵城市’为尊敬自然、敬畏自然、顺应自然、模仿自然,该保护的保护,该修复的修复,对于需要开发的,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,同时还要结合我们传统的城市排水管网、泵站、调蓄等设施的结合,通过灰色设施和绿色设施的有机结合,达到‘小雨不积水,大雨不内涝,水体不黑臭,热岛有缓解’的目标。”王家卓说。

  “当然,解决城市内涝,建设‘海绵城市’需要一套完整方案,不能盲目进行,要针对城市不同特点找适合自己的建设方式。”王家卓说。

责任编辑:张小雅 (责任编辑:admin) 雷竞技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